
宁夏农科院多举措深化与大武口区务实合作
为助力大武口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宁夏农科院主动作为,多维度深化与大武口区的合作,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一是扎实推进食用菌研究中心建设。积极落实与大武口区的院地合作协议,全力推进“宁夏食用菌种质资源与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借助挂职干部优势,组建“大武口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科研团队”,选派4-5名生物中心科技人员开展“定点联系、长期服务”,计划举办专题讲座与技能培训班,培育乡土人才。二是携手大院大所开展科研创新。依托“闽宁食用菌研发中心”,宁夏农科院与福建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开展协同创新,成功引进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落实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三方协议。以大武口区平菇、香菇等大宗特色食用菌品种选育为重点,拓展工厂化专用金针菇、灵芝、杏鲍菇等品种的选育工作。深入开发宁夏本地食用菌种质资源,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专用食用菌栽培基质研究,对机械化规模化制袋技术、信息化精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等进行推广示范。三是全方位强化大武口区科技服务。自3月起,“宁夏农林科学院大武口区科技服务团”运用“343”工作法,深入基层,围绕大武口区食用菌全产业链、设施园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大武口凉皮保鲜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科技需求,组织实施“祥河村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设施果树新品种展示及综合栽培技术示范”等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不走的科技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