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单位简介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简称“资环所”,原宁夏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创建于1951年11月,是自治区专门从事土壤科学与土地资源管理、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水资源与高效节水农业、农业环境与生态保护、农业有机合成等领域研究与开发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建所以来,资环所通过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营造宽松合作的学术氛围,坚持开放合作的科研方向,先后建成了“国家农业环境银川观测实验站”“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宁夏农业有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土壤学会”和“宁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家咨询服务站”等科研平台。围绕土壤资源开发与盐碱地改良,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旱作高效农业与节水技术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信息化与精准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农业有机合成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获得科研成果150余项,获奖成果8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及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1项、三等奖36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授权专利62项,制定标准74项。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资环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总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治区“三大战略”和“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命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需求,以服务于自治区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及农业现代化为宗旨,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科研试验基点为窗口,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我区乡村振兴和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职能职责
(一)开展土壤改良、作物合理施肥、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农业等研究。
(二)开展农用土地资源和精准农业技术研究。
(三)开展农田污染物迁移和污染环境修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研究。
(四)开展土壤改良剂、新型肥料、保水抗旱生物制剂等研究工作。
机构设置及职责
资环所现有在编职工46人,设所长1名、副所长2名。所党支部设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2名。下设综合办公室、土壤研究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农业环境与生态研究室、土地资源与精准农业研究室、节水与旱作农业研究室6个正科级科室。同时,为宁夏农业有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单位。
其中,综合办公室职责:
1、负责研究所综合政务、党务、纪检监察、群团等工作。
2、负责研究所科技创新、对外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工作。
3、负责研究所劳动工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等工作。
4、负责研究所财务管理、政府采购与资产管理等工作。
5、负责研究所条件建设、后勤服务保障、试验基地运行管理等工作。
各业务研究室主要承担本领域科研业务工作,并协助综合办公室完成其他管理工作。
研究方向
一、土壤健康保育
(一)定位
重点开展土壤健康综合评价与调控、盐碱地改良及产能提升、农田土壤障碍因子分析与消除、土壤肥力时空演变规律、耕地质量保育与提升、土壤结构优化与养分循环的关键生物过程、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针对我区不同生态区的土壤健康保育技术体系。
(二)实施的重点项目
1、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宁夏典型农业区土壤健康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2、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宁夏耕地可持续利用与农田生产力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河套地区盐碱地原土肥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田退水灌溉和玉米种植方式对宁夏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5、院科技发展专项基础研究项目“宁夏主要生态类型区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研究”;
(三)支撑产业
建立和完善宁夏不同生态类型区土壤健康基础资料和大数据库,为自治区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土壤健康保育,优质粮食、枸杞、酿酒葡萄和各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植物营养与肥料
(一)定位
重点开展典型农田碳氮磷循环过程及作物营养生理调控研究,集成示范基于有机肥替代、缓/控释肥配比、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发新型缓/控释肥、生物肥和水溶肥,引进和开发肥料增效剂和低碳绿色智能化农机装备,构建主要作物绿色高效现代施肥技术体系。
(二)实施的重点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河套灌区粮田氮磷淋溶和农业废弃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示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下水周年变化对灌区设施菜田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上游泥沙中氮磷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平原盐渍化土地种植利用对土壤氮素及微生物的调控研究”;
5、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高品质固液生物肥料开发与安全利用”。
(三)支撑产业
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落实 “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基本要求,为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高质量生产提供绿色产品和技术支撑。
三、农业水资源利用
(一)定位
重点开展区域水资源分布特征评价、节水高效智能化灌溉技术、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耕作制度和产业布局优化研究,创新节水模式,实现灌溉精准化、节水长效化、管理智能化的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二)实施的重点项目
1、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宁夏雨养农田马铃薯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2、科技部引导地方项目“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特色农业综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3、自治区重大专项专题“扬黄灌区饲用玉米高效稳产节水综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4、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结构优化及节水高效绿色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
5、院科技创新引导攻关项目“宁夏特色农业产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三)支撑产业
打造水肥协同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为山区旱作节水及绿色高效种植与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四、农业环境保护
(一)定位
重点开展农业环境长期监测,建立农业环境和耕地质量图谱;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农林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靶向高效绿色功能性肥料、土壤健康调理微生物制剂和产品,评价废弃物还田环境效应,构建基于耕地环境容量的种养加生态循环、农田养分高效利用与阻控、障碍农田修复与小流域生态循环等农业模式。
(二)实施的重点项目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寒冷区水田侧条施肥技术研发与集成”;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面源氮磷迁移规律及其地表水水质响应机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控释氮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品质和氮素损失影响机制研究”;
4、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面源污染减控与绿色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示范”;
5、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吴忠农业科技园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与示范”;
6、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养殖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及生物产品研发与示范”。
(三)支撑产业
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产地环境保育与农业清洁流域生产,为水稻、小麦、玉米等优质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构建种养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助力自治区奶产业、肉牛及滩羊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五、农业有机合成
(一)定位
基于农业有机合成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深度融合,开展新型抗生素设计和合成、宁夏特色天然源活性成分的深度功效评价与高值化产品研发、可降解农业膜材料及其技术等高新农业资源创新型研究。
(二)实施的重点项目
1、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新型内酰胺类抗生素研发”;
2、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引才专项“基于自由基反应策略的功能有机分子关键杂环骨架构建方法研究”;
3、院科技创新引导科技攻关项目“农业有机合成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
(三)支撑产业
构建基于分子组装研究的农业有机合成学科,为自治区特色产业高质发展提供高新绿色农业资源。
科研成果
近年来获奖成果
编号 | 项目名称 | 级别 | 等级 | 时间 | 单位排名 |
1 | 西部民族地区电子农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1年 | 1 |
2 | 河套盐碱地生态治理及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20年 | 3 |
3 | 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7年 | 6 |
4 | 西北黄灌区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关键技术 |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二等奖 | 2017年 | 7 |
5 | 宁夏灌区农田退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 | 环境保护科技奖 | 二等奖 | 2017年 | 2 |
6 | 宁夏优势农业产业智能化系统开发与应用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8年 | 1 |
7 | 枸杞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8年 | 3 |
8 | 村镇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0年 | 1 |
9 | 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1年 | 3 |
10 | 宁夏引黄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阻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5年 | 1 |
11 |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20年 | 1 |
12 | 宁夏设施农业土壤与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和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08年 | 1 |
13 | 宁南山区土壤团粒分型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09年 | 1 |
14 | 精准农业养分管理技术应用研究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0年 | 1 |
15 | 宁夏干旱区设施蔬菜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进步奖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1年 | 2 |
16 | 日光温室蔬菜滴灌施肥技术研究与滴灌专用复合肥研制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2年 | 1 |
17 | 宁夏引黄灌区耕地地力修复与养分综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3年 | 1 |
18 | 马铃薯种薯节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1 |
19 | 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水肥耦合与生态调控的氮磷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4年 | 1 |
20 | 优质粮食作物农机农艺融合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7年 | 1 |
21 | 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厌氧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8年 | 1 |
22 | 宁南山区冷凉蔬菜产业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8年 | 1 |
23 | 宁夏灌区典型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资源开发利用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19年 | 1 |
25 | 六盘山深度贫困典型区特色种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20年 | 1 |
26 | 枸杞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20年 | 1 |
27 | 水稻、玉米专用缓/控释肥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 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2020年 | 1 |
近年来制定规程
序号 | 年份 | 规程名称 | 标准号 | 类别 |
1 | 2011 | 盐碱土壤种植紫花苜蓿技术规程 | DB64/T 734-2011 | 地方标准 |
2 | 2012 | 中部干旱带马铃薯种植繁育膜下滴灌技术规程 | DB64/T 780-2012 | 地方标准 |
3 | 2012 | 南部山区马铃薯种薯机械生产技术规程 | DB64/T 781-2012 | 地方标准 |
4 | 2012 | 南部山区马铃薯种薯垄作覆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 DB64/T 782-2012 | 地方标准 |
5 | 2012 | 中部干旱带马铃薯种薯旱作节水生产技术规程 | DB64/T 783-2012 | 地方标准 |
6 | 2012 | 引黄灌区小麦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 DB64/T 828-2012 | 地方标准 |
7 | 2012 | 枸杞微咸水滴灌技术规程 | DB64/T 889-2013 | 地方标准 |
8 | 2013 | 引黄灌区日光温室番茄-黄瓜轮作水肥管理技术规程 | DB64/T 849-2013 | 地方标准 |
9 | 2013 | 基于叶绿素仪诊断值的水稻推荐施氮技术规程 | DB64/T 897-2013 | 地方标准 |
10 | 2013 | 水稻沼渣复混肥施用技术规程 | DB64/ T 898-2013 | 地方标准 |
11 | 2014 |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 DB64/T 1022-2014 | 地方标准 |
12 | 2014 | 贺兰山东麓砂质酿酒葡萄园土壤培肥改良技术规程 | DB64/T 1023-2014 | 地方标准 |
13 | 2015 | 露底秋茬大白菜施肥技术规程 | DB64/T 1121-2015 | 地方标准 |
14 | 2015 | 露底春茬花椰菜施肥技术规程 | DB64/T 1122-2015 | 地方标准 |
15 | 2016 | 宁夏日光温室草莓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 DB64/T 1248-2016 | 地方标准 |
16 | 2016 | 宁夏中部干旱区红枣间作西瓜、间作红葱栽培技术规程 | DB64/T 1281-2016 | 地方标准 |
17 | 2016 | 盐碱湿地芦苇养鱼技术规程 | DB64/T 1272-2016 | 地方标准 |
18 | 2016 | 宁夏盐碱地综合培肥技术 | DB64/T 1279-2016 | 地方标准 |
19 | 2016 | 枸杞水肥一体施用技术规程 | DB64/T 1204-2016 | 地方标准 |
20 | 2019 | 生物有机肥发酵技术规范 | DB64/T 1635-2019 | 地方标准 |
21 | 2019 | 引黄灌区制种玉米施肥技术规程 | DB64/T 1610-2019 | 地方标准 |
22 | 2019 | 马铃薯间作饲用玉米种植技术规程 | DB64/T 1611-2019 | 地方标准 |
23 | 2019 | 芹菜压砂穴播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 DB64/T 1612-2019 | 地方标准 |
24 | 2019 | 水稻旱穴播侧条施肥技术规程 | DB64/T 1617-2019 | 地方标准 |
25 | 2019 | 主要粮食作物缓/控释肥料应用技术规程 | DB64/T 1615-2019 | 地方标准 |
26 | 2019 | 稻田生物质炭施用技术规程 | DB64/T 1616-2019 | 地方标准 |
27 | 2020 | 宁夏盐碱地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DB64/T 1737-2020 | 地方标准 |
人才及科技团队
一、人员结构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6人,人员构成比例为男性23人、女性23人;平均年龄40.6岁,50岁以上11人,40-50岁10人,30-40岁24人,30岁以下1人。
现有研究员7名、副研究员15名;具有博士学位职工7人、硕士学位职工32人,现有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职工4人;自治区“313”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
二、学科团队
围绕学科方向,分别建成节水农业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团队、农业污染防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团队、土壤改良与耕地地力提升团队、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研发团队等4个二级学科团队,并逐步形成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团队。引进外籍专家进一步组建“新型内酰胺类抗生素研发创新团队”。
三、人才培养
“十三五”以来,资环所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积极培养博士4人,引进博士1人、硕士10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访问学者3名,国内外短期培训、交流学习8人次。通过出国访学、短期培训、东西部交流、进修学习、挂职锻炼、深入一线开展科技帮扶等举措,加强人才的培养,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研究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水平。先后获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科普工作优秀单位、脱贫攻坚专项记功等奖励。
人才需求
人才待遇:引进2名以上博士研究生,除享受事业单位工资和绩效待遇外,每月发放高层次人才补贴4000元,每月发放住房补贴2000元,连续发放 5年,并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另外,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规定,还享受科研、医疗、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相应待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资环所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等精神和院党委2021党建工作要点,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作用,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工作情况
资环所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支部委员会,现为四星级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8名、预备党员1名,党员中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9名。“十三五”期间,资环所党支部坚决扛起党建责任,全面落实支部书记党建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履行“一岗双责”,通过抓思想、把方向,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为科研主体工作保驾护航。先后获得2018、2021年度院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始终将党建工作与科研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结合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知识,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紧紧围绕“三个着力”重点、守好“三条生命线”、持续实施“三大战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农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与所“十四五”规划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与职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科研定力,严把科研方向,切实提高主动作为,勇攀科技高峰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二)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谈心谈话常态化,加强正面引导,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强化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持续抓好“三强九严”工程,规范党建工作
严格落实“三强九严”工程、“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严格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充分应用红色资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落实《宁夏农林科学院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实施方案》《宁夏农林科学院创建区直机关文明单位实施方案》,创建无烟单位、文明单位和模范机关,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参加院机关党委组织的党员到社区服务活动,参加金凤区长城花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及控烟监督管理工作,按时报送疫情防控信息,保质保量完成疫情值班、外籍专家服务,日常消毒等工作。
(四)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组织制修订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所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党员、职工树立法律意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完成“七五”普法宣传工作任务。严格落实效能目标管理考核、法治建设、普法、保密、国家安全、政务公开、外事、网络安全、信息宣传等相关工作责任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宁夏农林科学院保密工作规定》《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保密管理办法》,观看《时刻绷紧保密弦!随手上传一张照片你可能就泄密了》《时刻警醒保密在身边》等宣传片,全体科技人员、外籍专家签订保密承诺书,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范财务管理,确保预算执行和资金安全。
(五)毫不动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坚定不移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职工警示教育,做好巡视整改工作,围绕《关于周涛同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自治区巡视巡察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和举一反三整改工作方案》《自治区纪检监察委员会驻院纪检监察组建议书》工作要求,认真梳理问题清单,举一反三,坚决将巡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到位,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加强廉政警示教育,领导干部参加全院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注重日常教育,通过播放警示教育宣传片,观看“贪欲引他们误入人生歧途”,广泛开展“六廉”活动,“领导讲廉”“读书思廉”“网络传廉”“歌曲唱廉”等形式,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宣传。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2017年-2019年期间人才专项项目进行了认真自查,形成专项自查整改报告。
(六)聚焦科研主业,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队伍建设,增强组织创新活力。培养发展预备党员,积极举荐选拔年轻干部,青年各类人才;组织全所职工积极参加院、区各类活动。围绕农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需求,加强研究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先后选派5名科技帮扶指导员助力西吉脱贫攻坚,完成4个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建设任务。